從跨國合作到 AI 應用:泰國政府打擊詐騙集團這樣做!

在這個數位化快速發展的時代,詐騙手法日新月異,讓人防不勝防,據統計今年以來短短三個月內,全國因詐騙造成的財損已經突破了 30 億元!面對這樣的威脅,各國政府和企業紛紛採取行動,不僅頒布法令,更開始重視各種防詐科技。例如,泰國政府於 2024 年 3 月通過了《打擊電信與網路詐騙法》,加強對詐騙行為的監管,並與國際刑警組織(INTERPOL)及鄰國合作,鎖定跨國詐騙集團。

詐騙手法的演變

隨著科技進步,詐騙手法也在不斷演變。如今,詐騙不僅限於傳統的電話或簡訊,還延伸至網站連結、APP 等各種數位平台。許多詐騙集團利用偽造網站來竊取個人資料,使得防範詐騙變得更加複雜。例如,在東南亞,詐騙集團常透過假投資網站、冒充政府機構的 APP 及社交媒體廣告來吸引受害者。

偽造網站的威脅

偽造網站是詐騙集團常用的手法之一。他們透過設計與正規網站相似的界面,誘使用戶輸入敏感信息。這類網站通常具有很高的欺騙性,讓人難以分辨真假。例如,在泰國,政府已經強制電信業者監控可疑網站,並與銀行合作快速攔截涉及詐騙的交易。此外,趨勢科技等公司開發的 AI 技術能夠快速偵測這些網站,並在發現可疑活動時立即封鎖,成為防詐技術的重要突破。

科技業的轉型與創新

科技業的轉型

隨著詐騙問題的日益嚴重,許多科技公司開始轉型,專注於防詐技術的開發。過去以防毒、防駭客為主的企業,如今也投入資安市場,開發各種防詐工具。例如,一些公司透過 AI 和機器學習技術來分析詐騙模式,並即時向用戶發出警告。

新創公司的崛起

防詐技術的需求促使許多新創公司冒出頭來,利用 APP 的強大功能,力拼詐騙亂象。例如,某些公司開發了來電辨識技術和可疑圖片分析系統,用戶可以上傳可疑圖片進行分析,進一步防範詐騙。而在泰國,政府與企業合作推出了反詐騙熱線和 AI 驗證技術,以便更快偵測詐騙行為。

防金融詐騙平台的成功

在金融詐騙方面,一些公司開發了專門的平臺,如袋鼠金融,專注於防範金融詐騙。這些平臺在短短四年間迅速成長,成為市場的領導者,顯示出科技在防詐領域的巨大潛力。而在泰國,政府規定所有銀行需建立詐騙帳戶黑名單,並與數位金融平台合作,進一步提升防詐能力。

政府與企業的責任

面對詐騙的猖獗,各國政府也開始將防詐視為企業的必要責任。例如,台灣政府推出了**《打詐釋法》**,強調企業在防範詐騙中的角色。同樣地,泰國於 2024 年 3 月通過《打擊電信與網路詐騙法》,要求:
銀行必須監測並快速凍結可疑帳戶
電信公司需加強 SIM 卡的實名制與監管
政府與社群平台合作,封鎖詐騙網站與社交媒體詐騙帳號

此外,泰國政府還加強了與柬埔寨、緬甸、寮國及中國的合作,聯合掃蕩跨國詐騙集團,並與國際刑警組織(INTERPOL)協調打擊行動。這些法規與合作顯示出政府對詐騙問題的高度重視。

詐騙的猖獗不僅翻轉了資安產業的版圖,也促使科技公司紛紛投入防詐技術的開發。面對日益複雜的詐騙手法,科技成為最有效的防線。例如,AI 技術已能偵測可疑交易、分析通話模式、封鎖詐騙網站,讓人們能更安心地使用數位工具。作為個人,我們應該提高警覺,善用這些科技工具來保護自己,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。未來,隨著科技的進步,防詐技術必將更加完善,讓我們期待這個更加安全的數位時代的到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