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現在不能錯過印尼?東南亞科技版圖的新核心正在成形

根據世界銀行資料,截至2023年,印尼GDP規模約為1.4兆美元,為東南亞第一大經濟體,且預估2024年GDP成長率將達5%,更重要的是,印尼擁有超過1.9億人口處於15至64歲之間的勞動年齡,占總人口約70%,顯示其內需消費與技術接受能力極具成長空間。

此外,Google、Temasek、Bain & Company 聯合發布的《e-Conomy SEA 2023》報告指出,印尼的數位經濟規模已達820億美元,並預估2030年將突破2,300億美元,成為東南亞最大數位市場。

政策與國際資金齊力加持,加速AI生態系形成

印尼政府近年積極推動「數位印尼」政策,特別在AI領域發展上有明確規劃,2020年,印尼發布《國家人工智慧戰略 2020–2045》,提出五大應用優先領域,包括醫療保健、教育、改革官僚、食品安全與智慧城市。

這些政策引來國際科技巨頭相繼投入,2024年,微軟宣布在印尼投資17億美元,興建AI雲端中心並提供技能培訓,預計培訓超過84萬名數位人才,蘋果執行長 Tim Cook 也於2024年造訪雅加達,承諾擴大在地投資,顯示印尼在全球科技版圖中的重要性正迅速提升。

智慧城市與基礎建設創造科技落地場域

除了政策與資金驅動,印尼也正進行一次歷史性的城市轉型——遷都計畫,新首都「努山塔拉」預計投資380億美元,打造一座以永續、智慧科技為核心的新城市,該計畫中大量應用IoT、AI監控、智慧交通與綠色能源管理,為各種創新科技提供實地實驗與合作的機會。

在首都之外,印尼其他大城市如泗水(Surabaya)、萬隆(Bandung)也積極發展智慧城市計畫,導入數位稅務、交通監控、災防系統等AI應用,形成多點開花的科技實踐網絡。

多元產業的AI應用場景:從農業到金融的深度轉型

印尼的AI應用正迅速滲透至多個關鍵產業,從基礎民生到高階金融,全面展現數位轉型的能量。

農業:智慧農業解決糧食安全問題

印尼農業部正與新創企業如 Habibi Garden 合作,導入物聯網(IoT)與AI技術進行遠端監控與精準灌溉,這不僅有效降低灌溉用水30%,還提升產量超過20%,結合AI氣候預測與土壤分析,大幅改善小農面對氣候變遷的不確定性。

金融科技(Fintech):AI打造風控與普惠金融

根據印尼金融服務管理局(OJK)數據,截至2023年,已有超過300家Fintech業者在印尼營運。AI在風險控管、詐騙偵測、KYC(Know Your Customer)自動化方面成效顯著,知名數位銀行 Jenius 採用AI自動識別可疑交易,將詐騙風險降低了45%,同時強化偏鄉無銀行帳戶族群的信貸可得性。

政府與公共行政:AI驅動數位政府建設

印尼公共部門也積極採用AI推動效率。2024年正式上線的 Coretax系統 為印尼財政部AI稅務管理平台,可自動比對報稅與實際收入,預估可每年提升稅收達數十億印尼盾,政府同時測試以AI優化醫療資源分配與災害應對決策模型,在疫情與洪災期間都展現初步成效。

製造與物流:從智慧製造到供應鏈預測

印尼電子製造與汽車組裝業者正在引進AI技術進行預測性維護與流程自動化。像是 Astra Group 正導入AI於其汽車產線上,減少設備停機時間約18%。在物流方面,Grab 與 Gojek 也透過AI進行即時配送路線最佳化,降低平均配送延遲時間超過25%。

現在進場掌握「印尼紅利」

印尼不是未來式,而是進行式。其龐大的內需市場、清晰的數位政策方向、國際企業爭相佈局的趨勢,以及正在發生的AI應用落地場景,都證明——現在不佈局印尼,未來將更難插旗

對於AI、機器人、自動化等創新科技企業而言,印尼不只是新市場,更是全新的發展土壤與加速器,各國企業已經開始耕耘,如果企業正尋求下一個突破口,那麼印尼就是應該認真思考的方向。